教育科学学院与溧水区石湫中心小学联合举办专题教研活动
10月21日,教育科学学院与南京市溧水区石湫中心小学联合举办题为“互动式课堂的构建路径”的专题教研活动。教育科学学院特级教师、小学教育系主任简中兰老师开展了《构框架・换五感・联生活——三年级起步作文“筑基赋能”实操路径拆解》的专题讲座。教育科学学院2023级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普本班学生和石湫中心小学2-4年级全体语文教师一起参加活动,搭建起“高校师范生培养+小学一线教学”的双向交流平台。
活动伊始,石湫中心小学的张美英、王宇寒两位教师分别进行了“我来编童话”主题习作课的同课异构,以“搭建故事框架、释放想象活力”为核心,呈现互动式课堂的实践样态。接着,简中兰老师结合自身三十年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经验,围绕“明定位、析学情、练观察、找方法、破难点”五大维度,为在场师生提供起步作文教学的“实操指南”。此外,简老师还结合教材中的八次习作训练,强调“阶梯式设计”的重要性:“每次训练要有明确目标,比如第一次练‘写清楚故事要素’,第二次练‘加入对话’,逐步叠加技巧,让学生在实践中扎实掌握方法。
本次教研活动聚焦“新型优质小班制教学”核心需求,实现了“一线教学示范+高校专家引领+师范生观摩学习”的三方联动。对石湫中心小学的教师而言,两堂示范课提供了“互动式习作课堂”的可复制模板,简老师的讲座则解决了“起步习作如何教、如何练”的实际困惑;对我院2023级师范生来说,通过现场观摩真实课堂、聆听专家拆解教学逻辑,将课本中的“教学理论”与一线实践深度结合,提前感知“从学生到教师”的角色转化要点。
活动最后,简中兰老师寄语在场师生:“愿我们都做孩子作文起步的‘搭梯人’,陪他们从‘写话’稳稳迈向‘习作’,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文字里看见自己、看见生活、看见更广阔的世界。”未来,教育科学学院与溧水区石湫中心小学将继续深化合作,围绕“小班制互动课堂”“起步学科教学”等主题,开展更多实践教研活动,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与师范生培养。



杨欣玥、简中兰/文 杨欣玥/图 邬春芹/审核



